浏览数量:58 作者: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 发布时间: 2022-10-12 来源:本站
教育科研的研究是教师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一个研究性的教师,才能不断在教育之路上创新发展。因此,栖霞区在区域层面组织了首届教师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与推广主题论坛,给我们指明了学习方向,我校在区域全面推进的基础下,2022年9月4日,进行了校本化的中桥中学教师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与推广校级培训,全校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首先是由陈勇副校长给我们老师介绍了我校省级课题《农村薄弱初中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是从课堂学习习惯改进“多维度”要点的实践研究进行了讲解:
1. 制定学生课堂学习规范制度。
2. 包括自主学习、听、说、笔记、训练、反思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3. 创设符合学情的学习情境及问题。为自主学习、听、说、笔记、训练、反思等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成就感。
4. 建立小组合作交流及奖励机制。为克服自主学习、听、说、笔记、训练、反思等习惯养成终的障碍,提供保障条件等。
5. 推广“自学展示交流——拓展延伸——反馈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特有的教学模式,有计划、有规范的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接着杨静芳校长给老师们介绍了我校市级重点课题《农村初中劳动教育生态实践场建构的行动研究》的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根据我校劳动教育现状,以及所能利用的八卦洲本地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归纳整理,将劳动教育实践场从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为四个方面八个场所,校内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其他的场所(校园、班级、课堂),校外主要有特色生态农庄和家庭微型劳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场所(社区、家庭),它们相互糅合,相辅相成。通过准确定位每个劳动教育实践场的具体实践内容、功能作用及其所指向的特定的品格涵养培育目标,设计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以达到最终的育人目标。
本次交流分享活动让老师们对“我校的课题研究有了理论性与科学性的审视和思考,拓宽大家的思维角度,引得大家的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玉汝于成,溪达四海。”相信我们在科研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定能收获绚烂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