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9 作者: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8-25 来源:本站
2025年8月25日上午 9:00-11:00,以“互学互鉴,共促教学发展”为主题的校际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交流活动在中桥中学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化中桥中学与九中教育集团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通,破解教学管理难点、挖掘创新路径,助力两校教学质量协同提升。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以下简称 “九初”)副校长代怀安、教科室主任吴慧平、语文教研组长朱晨逸,中桥中学书记兼校长杨静芳、副校长黄俊及该校教务处、教科室主任,七八九年级组长、部分教研组长和学科备课组长共同参与活动。
致辞明方向:锚定交流初心
活动伊始,中桥中学副校长黄俊致欢迎辞。他表示,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与教学实践的创新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此次与九初的深度交流,既是中桥中学学习先进经验的契机,也是两校携手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路径的新起点。黄俊副校长的致辞清晰阐明了活动 “以互学促提升,以交流谋发展” 的核心目标,为整场活动奠定了务实、高效的基调。
分享传经验:解码优质教育实践
在主题报告分享环节,九初教育同仁带来了极具实操性与启发性的经验成果,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
九初教科室主任吴慧平以《初一年级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为题,从 “管理理念、运行方式、贯通培养、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学期安排” 六大维度,系统拆解了九初年级管理的 “密码”。她重点介绍了九初年级部的六大管理理念 —— 预防性理念、公平性理念、数据性理念、主体性理念、系统性理念、发展性理念,并结合 “初一打基础、初二防分化、初三促冲刺” 的三年贯通培养策略,展示了从 “严”“精”“活” 三字诀出发的年级管理路径,为中桥中学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年级管理范本。
随后,九初语文教研组长朱晨逸以《精研细备 凝心聚力 —— 九初语文备课组建设经验分享》为主题,从 “团队建设、集体备课、作业管理、作文教学、午练设计” 五大模块,分享了语文教研组的实践智慧。在团队建设上,“三维成长体系”与“青蓝结对工程”实现了教师梯队化发展;集体备课推行 “四备五定六统一”,并通过 “个人初备 - 集体研讨 - 个性复备 - 课后反思” 四步法提升备课实效;作业管理采用“基础层 - 拓展层 - 提升层” 分层设计,结合“亲子情、师生情、爱国情”的迁移类作业与“校园文化、家乡文化”的个性类作业,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双赢。朱晨逸老师的分享既有体系化框架,又有具体案例支撑,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研讨促碰撞:坦诚交流共探提升
主题报告结束后,活动进入研讨交流环节。中桥中学各年级组长率先发言,结合日常管理实践,客观梳理了本校在年级学风建设、学生习惯培养、教师协作等方面的成就,同时直面 “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初三中等生激励路径” 等问题,展现了务实求真的态度。随后,该校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围绕 “教研活动如何聚焦课堂痛点”“集体备课如何兼顾统一与个性”“午练如何及时反馈”等议题,分享了本校的探索与思考,如“分层练习清单”等实践做法,引发了九初同仁的共鸣与讨论。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观点碰撞中既有经验的互补,也有对共性问题的深度剖析。
总结寄未来:携手迈向更高质量
活动尾声,九初副校长代怀安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交流的价值,认为两校的分享既有“干货”又有“温度”,既展现了教学管理的专业思考,也传递了教育者的责任担当。代怀安副校长表示,九中教育集团将持续推动校际资源共享,期待未来与中桥中学开展更多维度的合作,共同为集团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中桥中学书记杨静芳在最后的讲话中强调,本学年学校生源变化巨大,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我校教师能认真梳理九初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本土化转化,将“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备课”、“个性化教学”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以“问题导向”推动教学改进,以“成果导向”检验工作实效。杨静芳校长表示,中桥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九中教育集团的联动,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越。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两校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的沟通桥梁,更凝聚了 “共促教学发展” 的共识,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提升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