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3 作者: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6-30 来源:本站
孙建荣老师200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本科班,同年8月到新闸中学任教。2003年8月被评定为中学历史二级教师,2007年8月被评定为中学历史一级教师。2016年被评定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远离家乡阜宁在八卦洲从事一线历史教学工作十九年整。他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前进,对学生一视同仁。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结合,共同教育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深深地明白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他也深知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他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献身于八卦洲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向身边的每一个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继承他们扎实的教学内功。从每一个人的身上,他学到了很多很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他善于从实践中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在教学中,他很重视构建自己最佳的知识结构,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广泛摄取各方面的“营养”,并努力做到各项知识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他努力探求历史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因为他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成功的教学才是有特色的教学,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在历史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学生喜欢而且教学效果好的方法,给学生一种喜学、乐学的艺术享受,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中,他同时又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他首先把真诚的爱给每个学生,在思想上对他们不歧视,在感情上不厌倦,在态度上不粗暴,教育方法上不流于形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他们多举手发言,在课后与他们谈心,与他们的家长进行密切联系,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在每学期他都能走进学生的家庭,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在他真诚的爱护下,在他的努力下,他班学生历史学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二、倾注爱心,悉心育人,做好班主任工作
从教十九年,他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五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很强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他怀着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爱心感人,以耐心育人。他全面而有创造性地履行班主任职责,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养成了具体扎实的工作作风。任现职期间,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2007年南京市优秀班集体,2012年栖霞区先进集体,本人被评为2012年栖霞区优秀班主任。
三、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教学效果显著
孙老师本人谦虚好学,经常认真钻研有关历史学科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全面牢固,教学基本功扎实,胜任初一至初三循环历史教学。从教以来,每周教学课时均达15节,日常教学中,精研教材、教纲,融会贯通。每课必备详细的教案、简明的知识图谱、主干知识深化延伸的启示录等。同时,他注重传授学习要领与方法。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他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授之以渔”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显著。十五年来,他所任教的班级历史学科中考考试成绩一直居栖霞区中上等。历史区统一练习测试中,所处名次绝大多数与班级位次领先十位以上,初三历史教学也持续了十五年,中考成绩与学校其他学科相比优异。2014年--2016年,在伯乐中学交流学习期间,所带五个班级在同层次班级中处于上游,尤其是所带“千里马”班的历史成绩屡次超越老师公认“万里马”,得到伯乐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四、勇于教改,积极教研,教研路上勇探索
孙老师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为此,他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实、提升自我,加强与校内外历史同行的交流。他主动承担市级教学公开课两节,区级公开课五节,区级讲座两次,皆获同行好评。
他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活动。在省级市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获得市级论文二等奖及以上3篇,区级获奖5篇。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做好备课组工作。任现职以来,他任备课组长14年,日常教学中,总是以身作则,带领备课组成员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制定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精选、精编和有效使用教学资料。积极配合教研组长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经常到班听课,评课,促进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付出的是汗水与泪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充实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德育工作者,他将用他全部的精力、心血,甚至生命去浇灌,让农村教育的鲜花在这片土壤上越开越艳!